賽門鐵克個人消費性產品事業部協理呂理正:聊天觀察訂策略、半年獲利126倍
採訪.撰文/陳芳毓siren@managertoday.com.tw
文章來源《經理人月刊》8月號
擅長從觀察中找機會、定策略的賽門鐵克大中國區業務經理呂理正,形容自己每看到一個產品,就會不由自主地把它的4P在大腦CPU裡跑一次,思考它的策略;而減肥膠帶就是他最輝煌的戰績。
賽門鐵克大中國區業務經理呂理正是個充滿創意的策略人。擁有MBA學位,擅長從生活中摸索、印證所學的他,形容自己每看到一個產品,就把它的4P(產品、通路、促銷和價格)在自己大腦CPU裡跑一次,思考它的策略。他善於用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管理概念,更喜歡從觀察聊天中,找商機、定策略。
從觀察消費者,找出機會點
呂理正曾在3M服務4年,負責醫療用膠帶業務。當時是80年代中,因為「媚登峰」「最佳女主角」等減肥機構成立,台灣當時颳起一股減肥旋風,非科學性的減肥偏方,像是「神奇海藻減肥肥皂」或減肥食物等,也開始在市井間流傳。
「做好策略的前提,就是觀察消費者行為,」因為同事、客戶幾乎都是女性,朝夕與她們相處,讓呂理正歸納出女性消費者對於減肥的3種行為模式:第一,不論年齡體重,每個台灣女生都想瘦;第二,沒有耐心,都想速成;第三,喜新厭舊。所以,非科學性減肥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很短,大約只有6個月。
觀察了一年的減肥風潮,呂理正最大的心得就是:女人的錢最好賺!但,問題來了:怎麼把「女人」和他負責的「醫療膠帶」兩樣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扯上關係?「剛開始完全沒有機會,但是你要先了解機會,才可能抓住機會!」呂理正回憶。
機會來了。這天,辦公室一位女同事問呂理正,有沒有透氣膠帶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:「你哪裡受傷了?」「不是,我要減肥。」說完,她遞給呂理正一本女性雜誌,裡面介紹的是當時日本最流行的「膠帶減肥法」:把膠帶纏在手指上,就可以減肥。
呂理正眼睛一亮!
但是,他對產品特性十分了解。透氣膠帶寬約1吋,所以得剪成6片再撕,但這樣不好減也不好撕。而且透氣膠帶沒有彈性,纏在手指上不好活動,碰到水也會濕濕爛爛的。
呂理正立刻拿出10多種醫療膠帶讓這位女同事試用,請她找出最適合的那一種。兩周後,女同事告訴他,最好用的是「絲綢膠帶」──這種膠帶有彈性、黏性佳,只有大醫院會用這種膠帶來固定病人的鼻餵管。但為了省錢,大多數的醫院還是用一般透氣膠帶,這使絲綢膠帶全台灣每月銷售量只有30盒。
儘管已經找出適合的產品,但問題仍然沒有解決。當時3M只提供樣本,沒有行銷預算,要怎麼推銷這種非消費性的產品?
抓住時機與資源,確實執行
非常巧合地,呂理正突然接到出版社的電話,說要出一本有關膠帶減肥的書,裡面有介紹3M透氣膠帶,所以希望呂理正給些廣告預算。呂理正把對方邀到辦公室,翻翻書,發現對方果真用錯了膠帶。
他拿出絲綢膠帶,告訴對方那才是正確的產品;剛好美國幾個月前又寄了很多絲綢膠帶的試用品,缺乏行銷預算的呂理正,趁機向對方提出「把試用品夾在書裡一起賣」的要求,「你介紹這種膠帶,外面卻買不到,這樣沒有用。所以我願意提供你樣本,」他這麼跟對方說,意欲提高產品的曝光。
另一方面,呂理正去找通路商,希望他們陪他打這一場減肥膠帶戰,但沒人願意。「推」不動通路商,只好靠消費者來「拉」。
呂理正知道,膠帶減肥只少要纏兩周才會「見效」,3碼長的樣本當然不夠,但愛美的女生怎麼會就此罷休?用完了膠帶,她們自然會去藥房詢問。藥房沒有賣絲綢膠帶,他們就會向上游代理商反應,造成來自消費者的「拉力」。
這時候,呂理正已經利用空檔從美國進貨。但他不敢進太多,因為這種減肥產品的生命只有半年。
第三個問題來了:要怎樣在半年內獲得最大利潤又不留存貨?
通路的特性是,貨太多他們就會亂賣,亂賣價錢就會崩盤。所以儘管需求很大,呂理正嚴格控制貨源,下游要100盒,他只給30盒,所以利潤很好,大家都愛賣。
6個月快到了,他知道產品可能已經快死了,就停止進貨,最後毫無庫存。「這半年的進貨量,如果以一個月30盒算,可以賣上63年!」呂理正驕傲地說。但他也承認,減肥膠帶是他這輩子遇上最完美的行銷策略,時機和資源都配合地剛剛好,執行的問題也都順利解決。
呂理正不只將策略思維用在工作上,在他的生活中也處處有想法。為了達到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的目標,他回家不上網,放假與家人一起做瑜珈;為了讓颱風天的採訪順利,他事先詢問需要穿著的服裝,當天提早出門。一連串對的策略,加上確實的執行,這位業務戰將在工作上、生活上都完成了他的策略目標!
Wednesday, October 04, 2006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